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清洁供暖丨华电实现向银川市长距离集中供热

发布时间:2018-11-19  点击:104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宁夏,洁净的空气一直是这片土地的名片。然而倚重倚能的产业结构在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居民呼吸的空气和洁净的蓝天。

  宁夏2014年、2015年PM10年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增长20.6%和21.8%,连续两年未完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任务。2016年,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要求宁夏下大力气彻底整治。整治就从淘汰市区155台套燃煤锅炉开始。

  拥有相同目标的人一定会走到一起。2017年7月,时任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建国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银川市委书记姜志刚达成统一意见―――依托城外灵武发电公司的充沛热源,在2018年底完成向银川市长距离集中供热,早日实现城区无煤化供暖。

  华电集团宁夏公司履行央企责任,体现华电担当。全国首家采用百万千瓦空冷机组供热、长距离、跨黄河、大温差热泵技术的银川“东热西送”智能化集中供热项目迅速启动,全体供热建设者踏上了一条新时代的民生“长征路”。

  “飞夺泸定桥”

  将温暖从热源点―――华电灵武电厂送到银川市区需要敷设长达46千米的长输管网,加上城区的主线和支线,供热项目一年内需要敷设共计217.7千米的供热管道,需要完成包括河流、铁路、桥梁、高速公路在内的53处大型穿越点施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供热建设者们铆足了劲向前冲,他们要攻破的第一道关卡便是横亘在长输管线必经之路上的天堑黄河。

  河上架桥的方式几经讨论,终被否决,穿越黄河的唯一选择只有盾构,泥水平衡。然而,业内预测的18个月工期却卡住了温暖之路的“脖子”,为实现2018年底供热目标,“穿黄”必须在10个月内完成。

  黄河卡住了温暖之路的“脖子”,怎么办?2017年10月,华电集团宁夏公司提出发扬红军“飞夺泸定桥”精神,全力突破工期瓶颈。多路人马分赴全国,实地调研,反复比选,最终确定了“河西”“敞开式”“整体始发”的新方案,将18个月的工期成功缩短至10个月。

  3月27日,“华电银川‘东热西送’集中供热节点工程的“穿黄”隧道盾构机‘初心号’正式始发。8月7日,在地下连续掘进133天的“初心号”长龙顺利穿越黄河,与地面已经架设好的“管线长龙”胜利“会师”。隧道比计划提前15天贯通。该隧道从滚滚黄河正下方穿过,供热建设者们铸成了银川百姓获取温暖的通道。“初心号”24小时掘进32米的速度,更是刷新了中国泥水盾构单日掘进速度纪录。

  艰辛“过草地”

  “三难―――泥沼难、下雨难、过河难”,党史专家石仲泉曾这样总结红军长征过草地时遇到的困境。银川供热项目城区施工在6个月的时间里,也经历了不间断的“三难”考验。

  地下环境如“泥沼”一般。经过46千米的长输管线,供热管网进入市区后按规划分为“两横三纵”,需要在5条主干道的路面下方敷设。各种地下设施交错繁杂,供水、排水、燃气、电力、民用通信等不同走向和高度的管网在狭小的空间里纵横交错,老旧失修的设施脆弱不堪,离开承托便会有开裂、崩解的危险。然而,供热项目供、回水两路主管就是要在这些管网的下方开展吊装、对口、焊接、探伤、补口作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一系列影响,陷入拖慢工期的“泥潭”。

  今年夏天,银川地区先后经历了3轮强降雨天气,局地出现特大暴雨,7月22日至24日的降水量刷新了宁夏气象观测记录极值。正在进行管网敷设的供热项目也遭受了强降雨的侵袭。当时的城区管网施工正处于“冲刺”阶段,数千米的沟槽内遍布着抽水设备,管道焊接工作不得不在“移动防雨棚”下进行。突如其来百年一遇的大雨给供热作业面安全和施工进度带来了严峻考验。在华电集团宁夏公司的超前部署下,全体供热建设者本着“雨前就要准备,险情就是命令”的原则,按照预先制定的《雨季施工安全措施》,跟踪天气,严密检查、配备各项应急物资,通过人员的充分调度和防汛物资的高效运转,有效杜绝了因降雨导致的不安全事故。

  交通“激流”难“过河”。为保证覆盖面积,要对所有“小锅炉”进行彻底替代,供热工程“两横三纵”管网所要经过的5条城区主干道囊括了银川市兴庆区的绝大部分面积。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潮就像湍急的河水,渣土车难进现场、沟槽无法满足放坡条件、起重机没有作业空间、路口穿越时交通封闭难以审批……一道道汹涌的“巨浪”考验着华电宁夏供热人。

  华电集团宁夏公司组织成立“前敌指挥部”,将决策反应时间缩短到10分钟内。定措施、做方案,领导“到一线去”,建设者们“挽起裤腿”,利用几近极限的狭小空间,想方设法地开展施工作业。高效运输防汛物资,多路并进,虽“危机重重”,却化险为夷。

  9月12日22时,城区“两横三纵”21.9千米主管线正式宣告贯通!历经这场管网敷设攻坚战的华电供热人,成为了对攻关拥有成熟经验,对目标怀着执着追求,对逆境保持强大毅力的精英团队。

  合力“爬雪山”

  “东热西送”项目除了长输管线和城区“两横三纵”,还有28条支线、30个供热中心站和其下辖的108个末级换热站。这里是供热的“毛细血管”、智能热网的“神经末梢”,是华电清洁热能跨越漫漫征途进入千家万户的“最后一公里”,末级网的调试运维工作被大家比喻为万里长征的“爬雪山”。

  支线管网的施工许可迟迟得不到批复,供热项目的支线施工自5月中旬开始“先批先建”,到8月才获准全面铺开。而各级换热站在8月才由政府向华电移交。

  “原来在泳池中游泳,如今在大海中;原来在体制内工作,如今在市场中开拓。”华电集团宁夏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厉吉文在供热工作调度会上说,“统筹决策务必做到科学迅速,举措落实务必‘一竿子到底’,责任压力务必传导到位,全面保障供热目标顺利实现。”

  集中优势兵力,才能走好“万里长征的最后一公里”!为全速推进工程建设,华电集团宁夏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昼夜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协调解决施工问题。国庆期间,供热管线上,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红旗飘扬,20余支施工队伍,千余人共同打好供热工程“最后一公里”的攻坚战。

  2018年的供暖季是“东热西送”项目的第一次大考,为了让热用户家中温度稳定,末级网的检测工作早已在基建期提前筹备,而注水打压、循环清洗等运维工作也在各段管网陆续贯通的第一时间迅速开展。

  国庆佳节,46千米长输管线全线贯通;10月10日,城区“两横三纵”主管线全部完成注水打压,全网进入最后的设备安装阶段;10月15日,各中继泵站设备系统调试就位,各段开启冷态试运行;10月25日,全系统启动,带着华电温度的滚滚热源,穿越黄河,温暖塞上。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华电集团宁夏公司大力推进绿色华电发展,为美丽宁夏、美丽中国建设添一抹绿色,增一份责任。银川“东热西送”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供热效率高,可替代城区小锅炉155台套,每年可减少城区燃煤量13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万吨、烟尘排放3.5万吨,对于优化银川市供热结构,改变当前“区域分散、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供热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塞上江南的银川大地,一定会天更蓝、水更清,百万市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更多关于 锅炉,燃煤锅炉 的信息

四川天明电厂百万千瓦机组工程2号锅炉炉顶吊投用

        1月12日,公司承建的四川天明电厂2×100万千瓦新建工程2号锅炉炉顶吊完成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该炉顶吊为型号STC600A塔式起重机,主臂长40米,最大起吊负荷25吨,布置在炉顶......

2021-01-15       422

山西长治漳泽发电厂2×1000MW“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1机组锅炉点火成功

      1月11日,公司承建的山西长治漳泽发电厂2×1000MW“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1机组锅炉点火成功。  为确保点火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部提前部署,积极统筹各种资源,制定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方案,严......

2021-01-12       450

锅炉选型及运行方案分析

   一、选型依据,本着“配置合理、满足需要、安全节约、操作简便”和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则。 1.贵方提供的用热负荷: ①、采暖面积:22000㎡ ; ②、洗浴人数400人/每天; ③、饮水600人/每人......

2021-01-12       557

邯郸市永年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锅炉低温烘炉点火一次成功

        11月17日10时18分,公司承建的邯郸市永年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锅炉低温烘炉点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炉主要部位包括余热锅炉二三烟道、余热炉炉膛本体及灰斗、焚烧炉炉膛本体及灰斗等......

2020-12-22       506

蒲白热电公司:4#锅炉吹管工作圆满完成

   2020年11月20日13时30分,随着4#锅炉主给水蒸汽的升压,过热器及汽包安全阀的依次启跳,热电公司技术人员、监理、总包方、锅炉厂家及白水县锅检所人员等齐聚机炉集......

2020-11-27       470

权威人物推荐

专题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渠道合作 | 建议投诉

Copyright 2015 © 河北云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150170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