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量(氧量)的影响
风量调整能有效地改善风、煤灰的混合程度,提供最佳的燃料、供风的混合方式,同时也是锅炉床温调整的主要手段之一。风量调整的主要任务是:
1.1维持最佳风煤比;
1.2维持床温在对应负荷范围内;
1.3维持合理的烟气含氧量;
1.4维持锅炉炉膛负压在±50Pa范围内,维持送风量和引风量的平衡。风量调整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的关键因素之一。
2、燃料粒径分布的影响
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料粒径分布要求很高,合理的粒径分布是锅炉燃烧安全稳定和经济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细颗粒在炉内能优先燃烧,能提供锅炉燃烧所需的起始热量;粗颗粒在炉内持续燃烧,能提供锅炉燃烧所需的延续热量。燃料粒径对锅炉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2.1若细颗粒比例少,粗颗粒比例多,锅炉流化所需一次风量相应增大,细颗粒逃逸出炉内的几率增高,锅炉飞灰含碳量相应上升;
2.2细颗粒比例多,粗颗粒比例少,在相同的流化风下锅炉床层上移,床温升高,燃烧上移,锅炉排烟温度也相应上升;
2.3燃料粒径过粗还会影响到锅炉流化和排渣,过粗的粒径使流化变差,锅炉长期运行时易造成结焦。
3、煤质的影响
煤质的变化是CFB锅炉燃烧调整的首要研究对象。发热量的高低、挥发份的大小、水份、灰份及含硫量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锅炉燃烧带来影响。
3.1当燃料发热量改变时,床内热平衡的改变将影响床温,同时还影响密相区燃烧份额。燃料发热量越高,理论燃烧温度也越高,对给定的床层受热面积和密相区燃烧份额,床温越高;
3.2燃料挥发份越高,锅炉炉膛出口温度越高。固定碳与挥发份之比是影响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因素;
3.3灰份越高时,燃烧所需煤量越大,对分离和返料来说,灰份越大,飞灰份额越大,分离效率也就越低。
4、分离器分离效率及返料量控制的影响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较多采用旋风分离器。目前分离器的直径在6.5m~9m之间。影响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切向进口烟气流速、烟气温度和粘度、灰粒径、进口灰浓度以及分离器自身的结构尺寸等等。
实际运行中返料量的控制对炉内灰浓度及灰平衡的建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维持热循环回正常的重要保障。返料风量过小将引起炉内灰浓度偏低,返料不畅,造成燃烧效率下降;返料风量过大将造成返料风沿立管反窜至分离器下部,从而破坏分离器内气固两相流复杂的径向速度分布,破坏符合高效分离效率的流场。
更多关于 燃烧效率 的信息
暂无相关信息